”
贾川停住脚步看向刘勉。
刘勉说:“你莫看我,这是实情,也是人之常情,你说你出身如何?学识如何?你爹娘早亡,你小小年纪便随叔父靠拉纤过活,若非你能言善道,早便与你那叔父一般累死或者饿死了,偏讨来了巡检司的差事,虽说是巡检司的差事,可你待的是偏僻山林中的巡检司,日子也艰苦,但比你拉纤不知要强上多少。”
贾川惊愕的看着刘勉,他都不知道这具肉身到底是个什么出身,一些事还是听老董说的,老董也是听之前这具肉身说过那么几句,忽听刘勉说起,他怎会不惊讶。
可这在刘勉看来,以为是贾川没想到自己的身世已被查明。
“如此过往,忽的因救驾有功便得皇上信任而委以重任,怎会不让人心生疑惑?所以,顾御史对你有些偏见你莫要记心中,此乃人之常情,顾御史这是说出来了,不说藏心里的人多了,你如今在京城可是出名的很……同理,顾御史也莫要计较刚刚贾川所言才好,御史之责在于纠劾百官,肃清吏治,这纠劾……也包括皇亲国戚,汉王跋扈,多有不法之事,都察院这两年也没少弹劾,可有用?想来顾御史也是有心无力吧?可见贾川这差事有多难,若不是豁出去性命,又怎会将汉王逼成眼下模样?皇上眼下貌似犹豫不决,但这份犹豫与之前的无能为力大有不同。”
刘勉顿了一下,笑呵呵的又说道:
“而在乐安,你我都清楚,只知豁出性命没用,汉王早便成全了,贾川能活到今日,还将一干嫌犯送往京城,甚至还抽空查明了两起命案,这等本事……其实只他这份勇气,已是让刘某佩服了。”
顾佐长出一口气,起身朝刘勉拱了拱手,说:“刘指挥使所言甚是,顾某……偏颇了。”
刘勉赶紧起身上前,扶住顾佐双臂,笑道:“你我都一样,好在他年轻,咱们年长,品级还比他高,他也只能受着。”
说罢,刘勉看向贾川。
贾川确实年轻,他不知道顾佐这么快便改了态度是因为刘勉说的有道理,还是因为刘勉是刘勉,但他哪里还能再有怒火,赶紧朝二人行礼道:
“刚刚贾川言语多有冲撞,顾御史千万莫怪,也是这些日子……唉,整日提心吊胆的,攒了些火起,顾御史大人大量,莫与我计较才是,待回京之后……若我还能活着,再到顾御史府上请罪。”
顾佐叹了口气,走过去拍了拍贾川的肩膀说:“顾某眼拙了,你,很不错。”
侯泰赶紧说:“哎呀,都是自己人,哪那么多对的错的,皇上能让咱们几个坐一起便是知道,咱们的心都是一样的,赶紧都坐下,还是说说后面如何应对才是,皇上旨意不知哪天到,汉王可见不得咱们仨继续留着。”
贾川虚扶着顾佐坐下,回身也坐回原位。
刘勉笑呵呵的说:“无妨,他唯独对咱们三个没有办法,若是换做他人,他或许都敢上门来轰。”
侯泰自然知道这个道理,只不过是说句过桥的话。
刘勉正色又说:“贾川说城外庄子上必定有汉王谋反的实证,这个庄子我是知道的,锦衣卫从去年先帝继位后便派人暗查过,一直查不出什么,之前倒是知道庄子里有几名江湖上的人,如今大概知道人数,一旦皇上旨意中有查清这一项,该如何做?”
贾川再次惊讶的看向刘勉,之前他想详谈这件事,被刘勉一句‘等旨意’婉拒,今晚竟是主动谈到这个话题。
侯泰看了眼顾佐说:“顾御史乃巡按御史,可‘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’,皇上若是想彻查汉王庄子,怕是离不开顾御史。”
刘勉说:“查汉王的庄子可非小事。”
顾佐皱眉,想了想说:“若是证据充足,我便去趟汉王府,汉王若是想要自证清白,便会允我带人查证,若是不允……”
“他肯定不允。”侯泰说:“他都将兵器亮给我看了,再给你看看也无妨,他巴不得皇上调兵去庄子,便坐实了皇上逼他反,若是调兵强行进庄子,查到什么……”
刘勉摆手说:“皇上不会调兵的。”
顾佐下意识看了眼贾川,他突然体会到贾川这趟差事何等难办,汉王就像滚刀肉,横竖下刀都不管用。
贾川说:“先不急,我在等吴兵消息,这场雪下的很是及时,我可是盼了有些日子了,你们来的前一天,庄子里又来人了,我算着庄子里应该只剩老师父了,这几天吴兵的人盯得紧,还没见那几人回庄子,汉王也是看得起我,应该是留着等你们走了,来杀我的……”
“下雪有何用?”侯泰问。
贾川想了想说:
“我想着先推断出庄子里可能有的东西,平时莫说接近庄子,便是庄子附近都不能去,庄子那么大,咱们多少人能盯得住?下雪了,进出庄子的马车能通过雪地的痕迹看出,吴兵他们盯了这几天,庄子安静得很,这几日连出来巡逻的人都没出来,只见过一次三架马车同时出来进城,从王府带走些日常所需,马车没有进王府里面,吴兵说,平时五日左右,庄子便会如此
第117章 怒了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